【十六两秤的智慧】

2022-04-02


十六两的秤


日常生活中,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比喻一些人或事物不相上下。

我们通常所说的权衡一词,来自称杆。权者,称杆也;衡者,称砣也。



为什么旧制中一斤是十六两呢?有什么风水含义吗?

十六两木杆秤,以十六两为一斤,每一两镶1颗星花。1-7颗星花代表北斗七星,8-13颗星花代表南斗六星,14-16颗星花分别代表寿、禄、福。



北斗七星,是由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、瑶光七星组成的。斗为帝车,运于中央,临制四乡。分阴阳,建四时,均五行,移节度,定诸纪,皆系于斗。《河图帝览嬉》曰:斗七星,富贵之官也;其旁二星,主爵禄;其中一星,主寿夭。斗主岁时丰歉。北斗司生司杀,养物济人之都会也。凡诸有情之人,既禀天地之气,阴阳之令,为男为女,可寿可夭,皆出其北斗之政命也。

南斗六星分别为天府星、天梁星、天机星、天同星、天相星、七杀星。在中国古代,一直认为南斗六星,主天子寿命,也主宰相爵禄之位。

中国神话中有北斗主死,南斗主生的说法。在道教中的南斗六星君,就是司命主寿;第一天府宫,为司命星君;第二天相宫,为司禄星君;第三天梁宫,为延寿星君;第四天同宫,为益算星君;第五天枢宫,为度厄星君;第六天机宫,为上生星君。从以上六星职司,也可看出南斗格星都主人的延寿解厄,富贵官禄。

其中第三星天机为尽善尽美之星,是智慧与益寿之宿,应此星的人聪明绝顶,才华无双。而七杀直接掌握生死,应此星的人数中可为大将,司命权柄,但早年注定历尽艰辛,须得贵人护佑才行,是南斗六星中唯一有些凶险的星辰。

古人把公平诚信的价值观体现在了十六两秤的星花设计上:缺一两少福,缺二两少禄,缺三两少寿,少福多苦,少禄受穷,少寿短命。手里的秤就是一个毒誓:缺斤少两,不得好死;正是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的风水含义。




相传,木杆秤是财神范蠡发明的。范蠡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,交易时缺斤短两,他就想把秤改进一个办法;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星,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上,再加上福、禄、寿三星,以十六两为一斤。以此来告诫同行:作为商人,必须光明正大,不能赚黑心钱。并说:经商者若欺人一两自己失福,欺人二两后人无禄(做不了官),欺人三两则会折寿。

公平诚信的价值观,通过十六两秤的星花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
一杆秤的因果:


明朝时江苏的一个富翁,他有一个儿子,两个孙子,生活相当富裕。


后来这个人病倒了。临终时,他拿出一杆秤,嘱咐守在身旁的儿子说:“这是我赚钱的绝招!这杆秤里面是中空的,而且还灌有水银,所以我在买卖上占了不少的便宜,今天才能拥有这么多财富。你可要好好利用这秤啊!”



儿子听了,心中暗暗惊讶,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做出这么不道德的事。可是父亲正病重,只好默不作声,不想在这个时候同父亲争辩。


父亲死了以后,儿子就将秤烧掉了,并且努力行善,救济贫困的人,以弥补父亲的罪过。他这样真诚为善,不到三年,家产已经耗费了一大半,但对他来说,那倒是心甘情愿的。


可是没料到他的两个儿子小小年纪却相继死去了,这使他非常伤心,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,从此以后,他常常埋怨哀叹老天无眼,行善不得好报。


有一天晚上,他做了个梦,梦到一个地方,形状很像宫殿,见到一位官吏,当面告诉他说:“你父亲能致富,是他前世施舍财物的结果。财富是命中应有的,其实并不必靠那水银秤;可是他心术不正,运用这种卑劣的手段,加了一身的罪业,至死不悟,现正自受苦报呢。



天帝知道他用心贪恶,所以派破耗两星,投胎做你的儿子,以败毁你的家业。家业败了之后,还要加以火烧。而你呢?也会受到你父亲的余殃,不但衣食不足而且短命。你父亲以为有这么多的家产遗留给子孙,一定可以世代享受;可是他哪里知道:儿子不能长寿,孙子是来败家的呢?


现在幸亏你存心善良,三年真诚为善,为你父亲偿还罪业,这是很难得的,所以天帝特别命令我收回这两个败家子,不久将另降贤子,以光耀你的后代,并增长你的寿命。你应该继续修善,不要埋怨天道不公平。”


他醒来之后,恍然大悟:“啊,原来如此呀!”从此以后,他更加行善了,后来果然连生了两个儿子,并且长大都中了进士。

(出自《感应篇图说》)




如果你是做生意的小商贩,卖给顾客东西时绝不可缺斤少两,反而要多给别人一点。


范蠡先生发明的十六两秤(六指六欲,七指七情,还有三两指的是福、禄、寿),就是告诉我们要控制六欲,调整七情。


缺一两会损福,缺二两会损禄,缺三两会损寿,如果总给顾客缺斤少量,累积到一定程度,就会福禄寿全损。


若我们办企业是为了解决他人或社会的问题,并带领一群人拥有富贵的人生,所得的功德不仅是这一代人享用,还能庇荫子孙后代。


正如《说与苍生作证明》中所讲的:“爷娘沾尽光,儿孙穷叮当;爷娘无功争禄,儿孙无端受苦;爷娘占尽高枝,儿孙福禄顿失;爷娘吃尽蜜糖,儿孙尝尽黄梁”。


当我们明白了财富来自于播种,来自于利他,那我们在做公益或慈善时,就会以一颗无所求的真诚心去做,而非为了自己发财。


倘若怀着自私的目的播种,得到的也只是小小的福德,并不会有以无私之心积累的功德(功德是荫庇后代的资粮)。




文章您已阅读完,忘顺手点赞

动动手指“转智慧”,愿君转发朋友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