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学生课堂 · 答疑解惑:学生应有何种心态?】(音频:5分38秒)2020.11.22
【重点摘录】:
01
学习要像孔夫子一样一生立志而学,只有学习才能找到真理,只有真理才能让我们真正幸福,这是通向真理、走向幸福的唯一道路。
02
学习要会学,转学成习就是转识成智,要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化为行动。在学习中,画饼不能充饥,望梅不能止渴,我们一定要清楚学习的目的和意义。
03
在学习之前一定要确认学习的心态,我们可以没有生命,但是我们不能造恶。掌握真理就是在积福利益他人,利益众生。
04
学习的目标是高维次的生活体验,学习的方法就是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。
05
我们要学会法律,明白因果律,更要学会自律,自律的力量是最大的。
学生应有何种心态
首先,我们应该先改变对“学生”的认知,不仅正在校上学的人叫做学生,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扮演一个“学生”的角色。所以,不管是在校生还是非在校生,都要懂得为什么而学习,都要像孔夫子或古代大德一样“立志而学”。要知道:只有通过学习,才能够通向真理;只有真理,才能让我们获得幸福。
论语中讲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”也就是说,学了之后要习(实践),这叫做“习而学,学而习”,不会让我们偏于其中一项。转识是“学”,成智是“习”,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践行到生活中就是“转识成智”。识是别人把他的经验和体悟与我们分享;智是自己经历后的体悟,如果只学不习,就不能转识成智。比如,有个人现在告诉你馒头好吃,它能够充饥解饿,别人告诉你馒头好吃就相当于“学”,但是我们自己吃下这个馒头,才知道别人说的是否正确。也就是说,不管学习什么,最重要的是把学习到的东西践行到生活中,否则这些东西就会变成掩盖自己的负担。在学习中,画饼不能充饥,望梅也不能止渴,所以,我们只有把学习到的东西落实到生活当中才能得到体悟,而且实践也是检验我们学习成果的最好途径,也只有在实践中,才能明白学习的意义。
所以,我们通过学习掌握真理才是最好的结果,正如孔老夫子说的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。在掌握真理以后,我们就会利益他人、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,我们也会通过利益众生给自己积下福报,给自己的明天(后半生)和未来(来生)积累下成功、幸福、圆满的种子。明天的生活会越来越好,芝麻开花节节高;未来的人生会越来越有意义,自觉觉他、自度度他。
分享此文一切功德
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
小编提示
⊙部分图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⊙转发分享至朋友圈,劝善戒恶,功德无量